膜建筑利用高科技膜材,具有高強度、耐老化的優點。可以在嚴寒的低溫以及酷熱的高溫天氣下安全運行幾十年,不管在寒冷的阿拉斯加還是炎熱的赤道附近,都可以見到膜材的身影。
膜材通過特殊涂層技術,可實現 10%-25% 的透光率,既能引入自然光降低日間照明能耗,又能通過漫反射避免眩光。同時,膜材的多層復合結構具備優異的隔熱性能,夏季可阻隔 70% 以上的太陽輻射熱。
表面通過納米涂層處理,具有超疏水或超親水特性,雨水沖刷即可帶走灰塵、鳥糞等污染物,大幅減少人工清潔頻率。在工業污染嚴重的礦區,膜結構儲煤倉的外膜十年未需人工清洗,仍保持 90% 以上的透光率。
膜材的模塊化生產與便捷安裝特性,使其成為應急工程的選擇。一套標準尺寸的膜結構救災帳篷,可在 2 小時內完成從打包運輸到展開搭建,單個模塊可容納 20 人居住,配備通風、照明系統。
答膜材建筑的應用場景極為廣泛。在公共建筑領域,北京水立方的 ETFE 氣枕膜結構以 95% 的透光率和自潔性成為標志性案例,而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 PTFE 膜材則兼顧 25 年以上的耐久性與自然采光功能。在工業與倉儲領域,氣膜煤棚通過 PVDF 涂層膜材實現防塵、降噪和抗紫外線,如河南科琦智能科技的氣膜煤棚可抵御 12 級臺風和 250kg/㎡積雪。在臨時與應急建筑中,模塊化膜結構可快速搭建方艙醫院或救災避難所,如新冠疫情期間武漢的臨時隔離設施。此外,景觀與藝術裝置領域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透明 ETFE 膜材營造出通透的 “云端” 效果,而廣州塔的翻新項目則通過熱焊技術修復老化膜材,延長使用壽命。